顾清俞和施源离婚了。
离婚是施源主动提出的,而顾清俞嫁给初恋后的婚姻生活并没有那么美好,等待了二十四年的爱情,最后却只维持了两个月的婚姻,这样的结局让人有些唏嘘,仔细想来又是情理之中。
从顾清俞要结婚的那一刻开始,他们离婚的结局就注定了。
只是我没有想到他们的婚姻会这么短,短到让我非常意外,而且短到刚刚好是那原本假结婚合同的期限,两个月。
他们重逢没几天就闪电结婚,而婚后却两个月闪电离婚。
没有想象中盛大甜蜜的婚礼,也没有幸福的蜜月,更没有和谐的夫妻生活。
他们的婚姻就好像真的就是一场假结婚,一场顾清俞为了买房子找了一个陌生人假结婚一样,一样的开头,一样的结尾,只是没有想到那个人却是等了二十多年的初恋。
他们之间明明有爱情,但是最后还是离婚了。我刚开始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后来我明白了,他们的结局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因为漫长岁月中有些人早就变了,有些感情也早就成为过往,而有个人却一直活在记忆中。
对顾清俞来说:她非施源不嫁,因为那是她等了二十四年的男人
顾清俞为什么非施源不嫁?
哪怕她已经见识到了他最不堪的一面,哪怕她已经清楚知道了他的底细。
“那家伙欠了财务公司一百多万。”他直截了当。她下意识地,把耳机塞得更牢些,音量调小。“别的倒也没什么。名下无房,跟父母同住,没违法记录。银行存款可以忽略不计,钱全在股市里,好几只拦腰一刀,套了几年。”
这是原著中顾清俞让展翔帮忙查到的施源的底细。这么多年过去了,施源早已不是顾清俞记忆中那个优秀美好的少年了。
但是她却那么倔强,那么执着地等他。
就因为年少那一句:“我会回上海找你。”
因为这一句话,她等了他二十四年,等到她差点放弃了,在这二十四年里,她也不是没有交过男朋友,但是都因为一个很可笑的原因分手了——性格不合。
其实也不是性格不合,因为她总是让这些男友穿着白衬衫,戴着黑框眼镜在她面前,因为她记忆中的施源就是这个模样。
她总是在别的男人身上寻找他的影子,她从未爱过任何一任她的男友,她不过是把他们当成假装施源在自己身边罢了。
有一句话叫: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这句话用在顾清俞身上再适合不过了。她心心念了二十四年的初恋,竟然真的让她等到了。
那一刻她有些不相信,对他的窘境有些失望,有些吃惊,但是二十四年的等待和思念足以让那些不堪和窘迫黯然失色。
她接受他的一切,因为在她眼中他依旧是当年那个优秀有教养的白衣少年。
她执意要结婚,他同意了。
他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要做婚前财产公证,她答应了,只要能够拥有他,二十多年的孤独寂寞和思念都熬过了,这点要求又算得了什么呢?
虽然在那样尴尬的情境下相遇,她也不在乎,她有房有车有钱,不在乎他的窘境和不堪,甚至能够忍受他在外面和一个女人有了孩子也要嫁给他。
她嫁给他,是因为情。
因为年少的美好,因为初恋的难忘,因为多年爱而不得的执着和思念。她不顾一切地嫁给了他,结果婚后的生活却一地鸡毛,让她疲惫不堪。
她小心翼翼地维持着他那脆弱的自尊心,可是她越小心,她自己越累,而且他面对她的小心也越发觉自尊心受挫。
他们之间的婚姻并不美好,不管她做什么都是错的,不管她如何不在意那些过往,但是也无法弥补他们之间无法逾越的差距。
对施源来说:娶她,是因为娶不到什么好女人了,是无奈,是妥协
像施源这样没房没车,还欠百万债款的男人,上海本地女人基本上是没有人愿意嫁给他的,外地女人但凡有点姿色比较现实的女人也不会想要嫁给他。
而且这个时候他已经是快四十岁的男人了,虽然长得不赖,但是也找不到什么好对象了。
但是这个时候,有一个像顾清俞这样的白富美,有钱有房有车有姿色的上海女人说要嫁给自己,对他来说这无疑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
其实施源一开始是不愿意娶顾清俞的。而且他从头到尾将这场婚姻当成一次和往常一样的生意罢了。
因为他曾经也爱过顾清俞,他和顾清俞不一样,顾清俞是一直活在记忆中,直到现在看他的眼光都是二十多年前的那种目光,而他却是清醒的。
他早就回到了上海,没有去找她,是因为他认命了,他清楚地知道两人的差距是无法逾越的鸿沟,所以他这么多年从未想过找顾清俞,当年年少那句“我会回来找你”他也当成年少一种玩笑话罢了。
只是让他意外的是,顾清俞竟然当真了,而且等了他二十多年。面对这样的深情,没有几个男人能够挡得住的。
所以他们结婚了。
其实他们的婚姻施源的母亲是非常拒绝的,甚至她责怪儿子什么能娶那样的女人,在施源的妈妈眼中顾清俞现在再有钱,再优秀,都是暴发户,是配不上她那“出身高贵”的儿子的。
为了这件事施源在家里还吵了一架。
施母道:“若是放在过去,她家那样的门第,倒未必配得上我们。我是替你可惜。”
施源笑得更是凄厉,“为我可惜,有什么好可惜的?要不是遇见她,我弄不好连莉莉都娶了。现在又说这个!”
施母道:“所以呀,让你早些去买房子。你不听,偏要去炒股。”施源道:“我是因为挑挑拣拣所以不买的吗?买股票也是为了凑首付,谁晓得上海股市比赌场还要恶。你们真要懂经,就该卖了这破房子,哪怕随便置换一套,都比这强。现在连民工都不住这种房子了,真正是笃底——”
他说到这里,霍地停下来。施父咳嗽一声。三人沉默着。
这段话刚好被顾清俞在门外听到,她本来是想找施源,没想到还没进家门就听到了这样的对话,施源妈妈的话让顾清俞感到非常意外。
顾清俞并不见得有多难过,主要是有些蒙。也想过男方父母会挑剔自己,年纪大,生育成问题,工作不顾家,等等。无非是那些。眼下这局面,倒真是有些意外。
顾清俞设想过自己可能会被男方父母挑剔,但是她没想到施源妈妈嫌弃她的出身不好,这一点让她非常意外,也有些想不明白。
施源说自己如果不娶顾清俞,搞不好娶了莉莉这样的女人。
莉莉是外地人,没有户口,在小市场卖鱼,这样的女人施源是看不上的,但是他现在的身份和境遇也只能接触这样的女人。
而且莉莉对他有意思,而且两人也暧昧了很多年,这些年施源也时常去莉莉家找她,也不是多爱,而是也只有莉莉这样的女人能够接受他。
但是这么多年,他们一直暧昧,施源从来没有正经承认过他们的感情,这个女人对他来说不过是寂寞时候的消遣罢了。他从未爱过她,而且也从未想过娶她,后来年纪大了,差一点就松动了,但是却遇到了顾清俞,当然在顾清俞和莉莉之间选择,任何男人都会选顾清俞。
当初施源和顾清俞重逢后,莉莉也看出了两人之间的不寻常关系。
而且那个时候很巧,莉莉怀孕了,她去找施源,去试探下他的态度。
她随即告诉他:“我怀孕了。”
说完,留意他表情。若他说“不”,她便打算向他讨流产的钱,还有精神损失费。不必多,十万便够。其实也不是钱的问题。与他暧昧了这些年,都是顺着他依着他,男女双方不对等,爱与不爱倒在其次,关键是憋屈。她瞥见他怔在那里,未待他开口,陡然笑起来,抢在前头说了句——“骗你的啦,看把你吓的。”
见到施源的意外和不爱的表情,莉莉那一刻就明白了,她没有去纠缠施源,但是她去找了顾清俞,她说自己怀孕了,需要一个上海户口,她知道顾清俞肯定会满足她。
后来顾清俞给她介绍了公司保卫室的一个鳏夫,无儿无女,名下有两套房,样子不显老,眼睛有点斜视,说话大舌头。
顾清俞尽可能讲的有些恶心,她以为莉莉会发狂,但是她没想到莉莉竟然答应了这门婚事。
“一样做女人,其实我比她们窝囊。她们思路要清爽得多。”
面对莉莉的干脆,顾清俞有些自嘲,觉得自己图什么?像莉莉这样的女人明明知道施源不爱自己,她也愿意放手,最后愿意嫁给那样的男人,就是为了在上海有房。莉莉想要的很明确,而顾清俞她又是想要什么呢?
她不缺钱,也不缺任何物质上的东西,她想要嫁给施源,而施源也答应娶她,但是面对莉莉的坦白,她有些怀疑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难道只是想要嫁给一个对自己没有爱的男人吗?
那一刻其实顾清俞有些恨施源的,因为还没结婚,她就要处理这样正室小三的戏码,而且还是那样的女人,让她有些耻辱。
但是她还是嫁给了施源,因为她等了二十四年,这么多年都等了,她不愿意放手。哪怕她知道这个男人这些年可能不止莉莉一个女人,哪怕她知道这个男人可能早就忘了自己,对自己没有爱了,但是她依旧愿意再一次自欺欺人。
最好的他们早已错过,留在记忆中才是最好的选择
顾清俞图爱嫁给施源,为了当年的美好爱情,为了这么多年的思念和等待,她不想破坏这些美好,只能假装这一切都不是真的。
而且施源娶顾清俞,是因为他无人可娶,他娶顾清俞可以说是他最好的选择了。他图一个体面,图那份合约的提成,同时他也抱有一丝幻想,自己从此可以扬眉吐气了。
但是婚后的他也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因为他不够强大,而她始终活在过去。
如果顾清俞就是一个简单的他从前不认识的女人就罢了,施源是愿意被包养,也愿意放弃所谓的尊严的,但是面对顾清俞,他做不到。
因为曾经他在她面前是多么美好,是多么优秀,而现在她变得优秀了,而他却是那么不堪,他们的生活差距天差地别。
真要是陌生人倒不搭界了,这样半熟夹生的故人,才最要命。回忆、梦想、友情,还有些许朦朦胧胧的男女之情。掺杂在一起,像一盘乱到极点的残棋。
这是施源见到顾清俞第一面的真实想法,他甚至想着这场生意不做也罢了,他没办法将自己的狼狈赤裸裸地袒露在顾清俞的面前。
因为顾清俞对他来说也是年少最美好的回忆,也是他后来的生活中唯一可以慰藉的一份回忆,而现在的重逢却让人当初的回忆变得不再美好了,甚至变味了。从此以后他在她心中那份美好也被打破了,而他也没有勇气面对他早已被生活改变的沧桑的心。
因为她不是当年的她,而他也不是当年的那个少年了。
他们都变了,但是在这场感情中,顾清俞却一直活在想象中,而施源却一直在现实中挣扎,这样的婚姻两个人都累,最后离婚是必然的结果。
面对顾清俞和施源的结局,让我想起毕业时看的一部电影《最好的我们》,这部电影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当时的他是最好的他,后来的我是最好我。可是最好的我们之间,隔了一整个青春,只好伸出手道别。
电影中的耿耿和余淮的样子像极了顾清俞和施源的样子,就连他们多年后的重逢都是那么相似。但是电影中的耿耿和余淮是幸运的,他们最后在一起了,但是现实中的顾清俞和施源是注定要分道扬镳。
我想有些人只是适合怀念,有些回忆适合珍藏,有些爱情结局不一定要在一起,而有些人注定不合适。
我觉得顾清俞和施源的结局才是最真实的结局,谁的青春没有一些耿耿于怀的过往呢?而《最好的我们》那样的大圆满结局也只是适合在电影中给人生的遗憾划上一个句号。
而现实里的顾清俞和施源的分开,何尝不是一种放下和释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