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有品位的姑娘來說,看男人一定先看鞋。
穿一雙上腳看起來服帖、自己走起來舒適、即使穿了很久皮面卻依舊保養明亮的皮鞋,反映著一個男人對於品質的追求。
但一雙好鞋遠不止於此,如果你稍留意就會發現不同的鞋差別巨大:皮料毛孔是否清晰,手工痕迹多少,能穿多久等等。
為了一探究竟,我去了世界排名第一的義大利鞋店Silvano Lattanzi,看了看最能體現皮鞋工藝的上等布洛克鞋,需要具備哪些特點:
皮料是一雙好皮鞋最主要的衡量標準。判斷一張好皮料的標準有2點:
表層紋理越清晰自然越好
在沒有加工的原皮上,就能看出表層紋理的好壞。優質的小牛皮,毛孔清晰,紋路生長自然,這是一張原皮能做到的最好狀態;
普通小牛皮,雖看起來也有紋路,甚至比優質小牛皮還細,但痕迹規律,毛孔幾乎已經看不清了,這意味者它被人工打磨過,跟朋友圈姑娘磨皮過的自拍一個性質。
上:優質小牛皮 下:普通小牛皮
密度越大越好。
一張皮的密度越大,皮子就越有韌性,鞋也就越耐穿,不易變形。
好的皮料皮層纖維明顯緊實均勻,這意味著皮子密度大有韌性,鞋匠說,因為韌性太大,這種皮打釘子都很難。
普通的小牛皮,仔細觀察可以看出,皮層纖維粗糙稀鬆,說明皮子密度小,韌性不強。
上:優質小牛皮 下:普通小牛皮
像這樣密度大、表面紋路清晰自然的小牛皮,全世界只有兩個地方產:大部分在法國南部的阿爾卑斯山上,其餘小部分在瑞士。而世上最好的皮料加工技術在義大利,並持歐洲ICEC認證書。
如果鞋子表面平整度、厚度、纖維緊緻度均勻,毛孔吃色清晰可見,這便是一件藝術品的皮囊。
另外,很多鞋內底都是淺色,人一出腳汗就會把鞋內底染臟,一脫鞋就很尷尬。鞋內底用深色皮,就會比較耐臟,避免以上尷尬。
好的布洛克鞋,要配上好的蠟。
在商場大牌男鞋櫥窗中,你一眼就能看到那些反著光的皮鞋。這層反光物質,便是好鞋見客前必須上的妝:蠟。
為襯托鞋的奢華氣質,一般越昂貴的鞋,蠟打得越亮,非常考驗鞋匠專業度和耐心。
好的皮鞋會採用高級的鏡面蠟經過師傅連續幾個小時的慢速反覆打蠟,才能讓皮鞋的表面亮得像鏡子一樣可以看清自己的五官。
不過穿它出門前,你要保證自己心情不錯,因為一旦穿上,你被人踩一腳或是被蹭一下都會想跟對方打架。
固特異工藝是一雙好布洛克鞋的靈魂。
這種工藝是在鞋底中間塞入一層軟木屑,在大底和內底之間用沿條手工縫合,讓鞋底吸汗又柔軟,十分舒服。
沿著鞋底邊緣的一圈縫線
是固特異明顯的標誌
更高級的手法是將鞋底原本的明線改為暗線,整個鞋底一體感會更強,更整潔。當然工序也更多更複雜。
好的布洛克鞋,鞋頭要長且貼地。
大部分正裝鞋鞋頭上翹,這是比較意式的做法,風騷程度略高。而鞋頭貼地,則會顯得更大氣內斂,符合一個紳士低調的形象:
鞋頭貼地是英式鞋的經典元素,和意式長鞋頭嫁接後,二者優點相融,堪稱工藝品級別。
流線型穿孔,是好鞋匠藝術品級別的審美。
一般來說,正裝鞋多為直線型穿孔,略顯無趣。
而流線型穿孔,更能與布洛克鞋的完美曲線相配。這種方式被很多鞋履大牌青睞,這一點細節,也能看出是鞋匠的審美。
一雙布洛克鞋的鞋撐要是很好,別的地方也不會差。
鞋撐雖然是鞋的附屬品,但一雙好鞋定會配好鞋撐。
鞋撐用來保存鞋子,讓鞋不變形。好鞋撐用的木頭耐熱耐潮,不縮不漲,造價也不菲,比如櫸木。經久耐用,能配鞋子走一生。
一雙布洛克鞋的顏色不正,皮料再好也沒用。
在擁有頂級皮鞋的義大利,你對皮鞋了解越深入,越容易變得對色彩敏感。近期最令我著迷的是這個顏色——擦色墨翠。
它在室內乍看是黑色,但拿到自然光下便散發出墨翠的暗綠。這個顏色在國內罕見,只有某些小眾高定能做到。
當然,萬年經典的擦色棕和擦色酒紅也是鞋櫃里必不可少的選擇。
記住以上7點,你就能選到一雙上等的布洛克鞋。
男人的一生,一定要有雙好鞋。即使需要花上很多銀子等上很長時間,但別著急,好東西永遠急不來。
推薦閱讀: